虽然套息买卖为对冲基金带来了数以亿计美元的收入,但该策略并非必胜的。很多运用该策略的专业投资者亦告失手。以下是一些令该策略失败的原因,投资者需要多加注意:

1.投资时期不当。货币组合的汇率与其实质经济环境经常出现短暂的不平衡或颠倒。因此,若投资者误把套息买卖作为短线策略,会很容易招致损失。套息买卖是一个长期策略,投资期最少为6~12个月。这是因为长远的货币价值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环境。
2.错误运用杠杆。一般来说,利率之间的差异通常都很少,所以套息买卖投资者通常都会运用杠杆去增加利率回报。但是过度运用杠杆会令他们经不起短期的市场起伏,蒙受损失。
3.结构性转变因素。利息差异是一个鉴定投资组合资金走势的准确方法,但却有不少例外。从资金流量角度来看,由于低借贷成本有利于经商活动,低利率的国家往往会吸引外资借入该国的货币。由于该国货币需求大量增加,其货币将会大幅升值。这无疑和资金会流向高利率国家以赚取利差的理论相反,间接地使套息交易策略完全被废弃。例如美国股票市场发展成熟使得套息买卖很难应用于美元的买卖上。
4.风险环境。风险情绪是外汇市场的一个主要驱动器。套息买卖倾向在风险追求的环境中发展。换句话说,在风险追求的环境中,投资者在重整投资组合时都喜欢卖出低风险、高价值的资产而买入高风险、低价值的资产。庞大的经常账赤字会令某国货币贬值的风险上升,逼使该国加息以弥补这类风险。利用套息买卖去争取高回报时,就必须承受这种较高的风险。它在风险趋避的环境中会较易使投资者亏损。在这些时候,高风险的货币——依靠套息买卖来赚取回报的货币——会倾向贬值。假如某国有经常账赤字,投资者或许会对该国的风险回报抱负面心态,并把资金投向风险较低的市场。当大部分投资者都选择风险趋避时,高息货币便会贬值,从而把利率的优势抵消,令套息买卖策略失效。
虽然套息买卖的风险很大,但如果能掌握分散投资的技巧和密切留意风险趋避的水平,回报仍可大大提高。举例来说,假如投资者认为高息国家经济环境不理想,并有货币大量贬值的可能性;又假设某低息国家经济正逐渐步入轨道,其货币将有升值的机会,在这两种情况下,投资者都不应该使用套息买卖策略。
目前利率平价理论主要研究国际货币市场上利差与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关系。